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诏安婚庆用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诏安婚庆用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前任结婚了,邀请我去参加她的婚礼,我能去吗?
谢谢邀请。去不去由你说了算,谁知道你们怎么分开的,你们之间还有联系啊!一般人分手了是不会再联系的,即使有孩子,就算和平分手,也没必要再来往了,有几个人心态那么平衡的?做不了夫妻作朋友好像只是电视剧里虚构的人物吧!离我们似乎有点遥远。想去就去,只要你开心。
前任是曾经的恋人,以前的妻子,由于感情上的原因或者是生活中产生了矛盾,俩人很容易赌气离婚。
俗话说得好“一日夫妻百日恩”,那么对一对夫妻而言,无论什么情况下闹着离婚了,俩人最好不要成为仇人,而是以朋相待友好相处。前任结婚邀请你,说明她并没有把你蒸发了,那么一个堂堂七尺男儿,为什么不能宽宏大量去为她祝福哪?
我觉得他能邀请我,那我是可以参加他的婚礼的,祝福对方过得幸福,我和前任己成为过去了,己不存在感情上的事了,各自都会有自己的家庭,互相祝福,互相帮助,成为好朋友也挺好的。
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,养这些藩王每年需要多少钱?
明朝末年的藩王数量十分巨大,而且占有全国多数的土地,一些藩王,比如福王,甚至还享有一定区域的盐铁专卖权,可以说富得流油。
当年朱元璋实行这个制度,本意是让自己的子孙不要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。虽然朱元璋对于臣子极尽刻薄,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,可谓是溺爱至极。
朱元璋规定,凡是朱氏宗亲,都能获得朝廷优厚的俸禄,俸禄包括银子和田地,亲王每年的禄米,每年可达1万石,除此之外还会赐予一百顷以上的田地。
朱元璋实行这一政策的本意在于赡养子孙,但他所没有料到的是,到了明朝末年,他的子孙已经多达数百万,以至于成了朝廷巨大的经济负担,这些亲王没有政治权力,不需要工作,但却拥有极高的经济特权,这使得他们成了朝廷身上的蛀虫,是大明王朝最大的痼疾。
朱元璋登基,年号洪武,洪武三年朱元璋建藩封王,实行皇子封王制度,明制:亲王都是一字王,郡王都是二字王。朱元璋26子中除长子朱标封为太子,第二十六子朱楠因年幼夭折未封外,全部封王。
朱元璋还为25个儿子和1个侄孙朱守谦的后世钦定的各20字。宗室子嗣出生,宗人府会按照宗谱为其赐名。根据规定,明代宗室长子长孙继承王位,其余的子孙按照郡王、镇国将军、辅国将军、奉国将军、镇国中尉、辅国中尉、奉国中尉八等依次递减。这些宗亲子弟的俸禄都是由国家供给,年俸标准是:亲王禄米10000石,郡王2000石,镇国将军1000石,辅国将军800石,奉国将军 600石。
隆庆年间,以河南为例,藩王有开封周王、南阳唐王、洛阳福王、卫辉潞王、安阳赵王、怀庆郑王、汝宁崇王、禹州徽王等藩王。郡王有八80个,郡王一下宗师室6890人。到了万历二十三年,有档案可查的朱元璋龙子龙孙就有157000余人。
明朝初年,宗室贵族人数还不算多,国家财政尚能支付。到了明代中后期,宗藩数量已日渐庞大,对国家财政造成严重影响。 嘉靖后期,御史林润上疏朝廷说:“今天下之事让人忧虑的最大弊端,莫过于宗藩。山西,河南两省进贡的粮食不够宗室吃得,何况官员的俸禄和部队的军饷。”
崇祯年间,李自成、张献忠农民起义。各地的藩王富得流油,朝廷竟然拿不出军饷。说明朝是被朱元璋龙子龙孙吃垮的,也毫不为过。
丰镐遗子(张新武)书文2017.12
经王毓铨先生统计,明朝一共有亲王60人、建藩就国者50人,明亡时天下共有32位亲王,即32位藩王。
(1)明末藩王基本统计
朱元璋24子为亲王;朱棣2子;仁宗9子;英宗7子;宪宗10子;世宗1子;穆宗1子;神宗6子。因为有的亲王当了皇帝、无子国除、犯罪国除等,还剩32位藩王。即秦王、晋王、周王、楚王、鲁王、蜀王、代王、肃王、庆王、岷王、韩王、沈王、唐王、赵王、郑王、襄王、荆王、淮王、德王、崇王、吉王、徽王、益王、衡王、荣王、潞王、福王、瑞王、惠王、桂王、定王、永王。28位国除藩王中,有18位都是因为没有儿子而国除。
(2)藩王府花费巨大,宗室人口众多
亲王的藩王府内除了亲王还有郡王等各类级别,这些统称为宗室。藩王属下的宗室人口才是问题的关键。例如开封的周王府是明朝最大的藩王府,郡王达48位,宗室五千多人。隆庆初年就有5235人。明末藩王府有多少宗室已经说不清了,从最权威的《玉牒》看:最少13万人。
(3)天下财政不足供应藩王
藩王的俸禄,在明初实行“米(本)钞(折)兼支”,对亲郡王各折半;三分本色七分折钞或四分本色六分折钞等方式。为了应对折给自己的俸禄的损失,各藩王往往会加大老百姓负担用以弥补自己的损失。
藩王,亲王有一块自己的封地,叫封藩,有自己的官署,有自己的军队,世袭罔替。朱元璋并不相信能臣悍将,守卫国家还是要朱家人,于是从自己开始大肆分封,“皆据要地,以分制天下”,这样虽然解决了骄兵悍将的问题,也编写了《祖训录》对藩王有诸多限制,但依然是败笔之作,并给明朝酿成了严重的危机。
图为明朝版图。
明朝的藩王虽不参与政事,不事地方民生,但大修宫室,广占良田,宗禄优厚,享有极高特权,说句不好听的,就跟养猪一样,初封的亲王世袭,亲王下面的再分郡王,郡王下面再分将军,将军下面再分中尉,级别众多,随着人口繁衍和不断分封,造成了国家严重的财政危机,明朝郑晓《今言》记载:嘉靖以后,天下夏秋税粮出多入少,故王府欠缺禄米,卫所缺月粮,各边缺军饷,各省缺俸廪。
图为湖北钟祥的凤翔宫,为当年的兴王府,嘉靖皇帝出生地。
如果说明初朱元璋虑其宗族太孤,而明中后期朝廷又虑宗族太繁,国家财力难以承受,以此可以看出,各地藩王的宗禄已成为困扰朝政的重大难题,明朝晚期没钱打仗,导致迅速灭亡的原因,其中就有封藩,当年一个从七品小官叫叶伯臣,冒死谏言,提出封藩会导致社会经济问题,结果被朱元璋庾死。
以山西为例,朱元璋首封有晋、代、沈三藩,随着分封人口繁衍为例,除晋、代、沈三亲王外,先后分封郡王多达七十多个王号,将军、中尉及郡县主君、仪宾不计其数,极盛时多达九千余人,省内十市中均有郡王开府,其庄田遍布全省,对山西的经济、社会造成深重的灾难。
图为靖江王陵。
到明末时到底有多少藩王,无法统计,只能这样说,每个州郡都有大的藩王,全国1400多个县都有都有食王俸的郡王以下的宗室,有人说藩王有1000多人,有人说有3000多人,也有人说高达3万人,有人说藩王的子孙有500万人,这些都是宗室,占着良田,不用交税,不够,还要大批朝廷养着,把大明给吃空了,最后让吴三桂开拔,崇祯连100万两都掏不出来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诏安婚庆用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诏安婚庆用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